品牌
德耐热
是否支持加工定制
是
材质
进口氧化铝纤维、 莫来石多晶纤维
成新
全新
功率
6000 W
用途范围
工业,化工,高校,环保,实验室
冷却方式
双层炉壳,风冷,水冷
升温速度
0℃/h-10℃/min,建议 3-8℃/min
电压 AC
220V/380V
炉体温度
≤50 度
加热材料
电阻丝,硅碳棒,硅钼棒
控温方式
pid程序仪表:主控+超温报警
仪表温控精度
±1℃
热点偶
K,S,B型
温度区间
常用:200℃-2000℃
控温仪表精度等级
≤0.25级
1200度智能程序控温箱式实验高温电阻炉
当温度攀升至1200℃,箱式实验高温电阻炉的智能程序控温系统开始展现其精密调控的魅力。炉膛内的热电偶实时捕捉温度波动,数据通过高灵敏度传感器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系统随即启动动态补偿算法,将温差控制在±1℃范围内。这种稳定性对于新材料烧结实验至关重要——例如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体的生长,任何温度震荡都可能导致晶格缺陷。
炉门的多层密封结构在高温下依然保持气密性,内置的惰性气体循环系统可一键切换氮气或氩气环境。研究人员通过7英寸触摸屏设定梯度升温曲线:前30分钟以5℃/min速率升至800℃进行预烧,随后切换为2℃/min缓升至目标温度。这种分段控温模式既能避免热应力导致的样品开裂,又能确保材料充分相变。
炉体采用的氧化铝多晶纤维保温层,配合双层水冷外壳设计,使得外壳温度始终低于60℃。当实验结束进入冷却阶段,内置的涡流风机与自然对流系统协同工作,使炉温从1200℃降至100℃仅需2.5小时,较传统炉型效率提升40%。这种设计显著缩短了科研人员的等待周期,为连续批次的实验提供了可能。
以下是关于 1200 度智能程序控温箱式实验高温电阻炉的详细介绍:
在安全维度上,系统搭载了三级保护机制:当热电偶异常时自动切换备用传感器,超温状态下立即切断加热电源,气压异常则触发声光报警。这些设计使得该设备在清华大学新材料实验室的连续800小时压力测试中,实现了运行。如今,这台智能高温炉正在参与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发,其采集的工艺数据将通过5G模块实时上传至实验室的数字孪生系统,为后续的AI建模提供关键参数支撑。